老年保健品诈骗屡禁不止,为何总有老人上当?
在当今社会,老年保健品诈骗问题犹如一颗顽固的毒瘤,肆意侵蚀着老年人的养老钱,严重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家庭幸福,尽管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媒体也频繁曝光各类诈骗案例,但此类诈骗仍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屡屡在老年群体中得逞,这不禁让人发问,为何总有老人在这些精心设计的骗局前迷失方向,轻易上当受骗呢?
一、信息不对称与认知局限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相对减弱,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往往难以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与社会变化节奏,在保健品相关知识方面存在明显的认知短板。
许多老年人对现代医学和保健知识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缺乏对保健品真实功效的科学判断,诈骗分子便利用这一点,夸大其词地宣扬保健品的神奇疗效,将普通食品或劣质产品吹嘘成能治百病的“神药”,一些所谓的“量子保健鞋垫”,声称能通过量子技术调节人体磁场,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从高血压、糖尿病到失眠、关节炎等无所不包,老年人由于对这些高科技概念的陌生与盲目信任,加之对自身健康的焦虑与渴望,很容易就被这些不着边际的宣传所迷惑。
老年人在信息获取渠道上相对狭窄且缺乏辨别能力,他们大多依赖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以及邻里间的口口相传,而对这些渠道传播的信息缺乏批判性思考,一些不良商家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斥巨资在电视上投放广告,雇佣所谓的“专家”“学者”进行虚假宣传,制造舆论氛围,让老年人误以为这些产品真的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而在网络时代,老年人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更是难以甄别,一些虚假的养生文章、视频在网络上大肆传播,进一步误导了他们的认知,使他们在面对诈骗时毫无防备之力。
二、健康需求与心理恐惧的驱使
步入老年,身体机能下降,各种慢性疾病接踵而至,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老年人对健康的关注度极高,对疾病的担忧和恐惧也日益加深,这种对健康的强烈渴望和对疾病的恐惧心理,被诈骗分子利用得淋漓尽致。
他们抓住老年人害怕生病、害怕给子女添负担的心理,推出各种号称能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保健品,比如一些宣称可以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的保健品,虽然没有确凿的科学依据,但却能让老年人产生侥幸心理,宁愿花钱试一试,以求获得一丝心理安慰,老年人往往有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在面对诈骗分子描绘的美好健康愿景时,容易失去理性思考,不惜重金购买那些所谓的“救命稻草”。
一些老年人在退休后,生活重心突然转移,社交圈子变窄,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一些保健品销售公司便打着“关爱老人健康”“会员制服务”等旗号,组织各种免费体检、健康讲座、旅游等活动,将老年人聚集在一起,给他们提供情感关怀和社交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老年人逐渐对销售人员产生信任和依赖,在情感的蒙蔽下,即便发现产品可能存在问题,也往往不愿承认自己受骗,甚至还会为诈骗分子辩护,陷入越陷越深的困境。
三、监管难点与诈骗手段翻新
老年保健品诈骗屡禁不止,与监管存在一定的难点密切相关,保健品市场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商部门、公安部门等,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容易出现职责划分不清、协调不畅等问题,导致一些不法商家有机可乘。
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和复杂,不断变换花样以逃避监管,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销售模式,而是利用互联网、电话营销、传销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跨地区作案,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一些诈骗团伙注册正规公司,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话术脚本,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正常的商业运营,实则专门针对老年人进行诈骗,他们在销售过程中,不直接承诺治疗效果,而是采用暗示、诱导等手段,让老年人自行对号入座,认为产品对自己有效,从而规避法律风险。
部分不良商家还会与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检测机构勾结,出具虚假的检测报告和诊断证明,为保健品的“有效性”背书,进一步增强了诈骗的迷惑性,即使在被发现后,由于证据收集困难、涉案金额难以确定等问题,使得监管部门在查处时面临诸多挑战,难以对诈骗分子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四、家庭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家庭层面,部分子女对老年人的关心不够,缺乏与父母的有效沟通和陪伴,使得老年人在情感上感到空虚,容易被外界的关怀所打动,一些子女忙于工作和自己的生活,忽视了父母的精神需求,没有及时了解父母的消费情况和健康状况,直到父母被骗后才恍然大悟,有些子女在发现父母购买保健品后,没有正确引导和劝阻,反而因为担心伤害父母的感情而选择默许,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老年人对保健品的盲目信任。
从社会角度来看,对老年保健品市场的规范和引导还存在不足,虽然有一些法律法规来约束保健品市场,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不足以让不良商家望而却步,社会上缺乏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科普和防诈骗宣传教育体系,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老年人免受保健品诈骗的良好氛围,一些社区和社会组织虽然偶尔会开展相关活动,但往往形式大于内容,缺乏持续性和针对性,无法真正让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识。
老年保健品诈骗屡禁不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老年人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市场监管的薄弱环节、家庭社会的多方面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自身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社会应广泛开展健康科普和防诈骗宣传活动,提高老年人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家庭成员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关注他们的消费行为和身心健康;老年人自身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保持理性思考,不贪图小便宜,遇到问题及时与家人沟通或向有关部门求助,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筑牢防范老年保健品诈骗的坚固防线,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