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简介 > 正文内容

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信息勒索之辩

伪回归舞者3周前 (04-17)公司简介19

在当今数字化消费时代,扫码点餐已成为餐饮行业的常见服务模式,不少消费者在使用该服务时遭遇了“被强制关注公众号”的情况,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争议: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的行为是否构成信息勒索?

从表面上看,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似乎只是一种商家推广自身平台、增加用户粘性的手段,商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积累粉丝,以便后续向消费者推送菜品信息、优惠活动等内容,实现精准营销,一些连锁餐厅品牌,消费者在扫码点餐时若想顺利下单,就必须先关注其官方公众号,之后商家会在公众号内提供电子菜单,消费者可在线选择菜品并提交订单,对于商家而言,公众号成为了他们与消费者直接沟通、降低营销成本的重要渠道,还能借助消费者的社交分享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强制关注行为带来了诸多不便与困扰,这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进行餐饮消费的核心目的是购买美食,而非被迫成为某个公众号的关注者,当消费者仅仅是为了一顿饭而不得不关注一个可能日后很少会用到的公众号时,他们有一种被商家“绑架”的感觉,一位偶然路过的旅客进入一家餐馆用餐,只是想简单地解决温饱问题,却因扫码点餐被强制关注了一个本地餐厅的公众号,而该旅客此后可能再也不会光顾这家店,也对公众号推送的内容毫无兴趣,却不得不在自己的微信订阅列表中保留这个公众号,增加了信息管理负担。

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信息勒索之辩

这种行为存在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嫌疑,关注公众号往往意味着消费者允许商家获取自己的微信昵称、头像、部分社交关系等基本信息,甚至有些公众号还会进一步要求获取消费者的地理位置、消费习惯等数据,如果商家未能妥善保护这些信息,就可能导致消费者隐私泄露,给消费者带来诸如骚扰电话、垃圾广告推送、个人信息被非法售卖等一系列风险,曾有消费者反映,在扫码关注某餐厅公众号后,频繁收到来自其他不明商家的广告信息,怀疑是餐厅将其个人信息共享给了第三方,尽管无法证实,但也反映出这种强制关注行为背后潜在的信息安全威胁。

强制关注公众号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些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凭借其品牌优势和市场份额,强行要求消费者关注公众号,使得一些不愿意或者无法承担此类推广成本的小餐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小餐馆可能由于资金有限,无法开发自己的点餐系统或支付公众号认证等费用,只能采用传统的人工点餐方式,这就导致消费者在选择就餐场所时,可能会因为点餐便利性而倾向于选择大品牌餐厅,即使这些餐厅的菜品质量、价格等方面并不一定比小餐馆更具优势,长此以往,不利于餐饮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和市场的充分竞争。

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究竟能否构成信息勒索呢?从法律层面来看,信息勒索通常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威胁、恐吓等方式迫使他人提供信息或财产的行为,虽然商家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并非直接以获取财物为目的,但在本质上是利用其掌握的餐饮服务资源作为“筹码”,胁迫消费者交出个人信息,这与信息勒索中违背他人意愿获取信息的特征有相似之处。

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信息勒索之辩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经营者不得利用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也强调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的行为明显违反了这些法律法规的精神,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个人信息权益。

要认定其构成信息勒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信息勒索通常伴随着明确的非法占有财物目的和较为严重的暴力、威胁手段,而商家强制关注公众号更多是一种商业推广中的不当行为,且往往以“方便点餐”“提供会员服务”等理由进行辩解,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的具体解释和实施细则,明确此类行为的违法边界和处罚标准。

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餐饮行业扫码点餐行为的规范和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商家的执法检查力度,对于存在强制关注公众号等侵权行为的商家依法予以查处,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网信部门要加强对公众号运营的监督管理,规范公众号的信息收集和使用行为,防止商家滥用消费者信息,行业协会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引导餐饮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信息勒索之辩

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的行为虽然看似只是商业推广中的一个小环节,但却涉及到消费者权益保护、市场竞争秩序以及法律法规执行等多个重要方面,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信息勒索,但它确实存在诸多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需要商家、监管部门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以保障消费者在数字化消费时代的合法权利,促进餐饮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能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餐饮服务的同时,不必为强制关注的公众号而烦恼,真正实现消费的自主与安心。

相关文章

当AI家教普及,寒门贵子现象会消失吗?

当AI家教普及,寒门贵子现象会消失吗?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AI家教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有望在未来得到广泛普及,这一趋势引发了人们对于教育公...

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加剧人际信任危机还是守护个人空间?

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加剧人际信任危机还是守护个人空间?

在当今数字化社交的时代浪潮中,微信朋友圈已成为人们分享生活点滴、情感思绪与社交互动的重要平台,而其中“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一功能的推出,犹如一颗投入社交湖心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电子烟宣称健康替烟是否涉嫌虚假宣传?

电子烟宣称健康替烟是否涉嫌虚假宣传?

在当今社会,电子烟作为一种新型的烟草制品替代品,其广告宣传中常常出现“健康替烟”的字眼,声称能够帮助吸烟者减少对传统香烟的依赖,同时降低健康风险,这种宣传是否属实,是否涉嫌虚假宣传,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

机场安检生物信息采集,永久删除选项的保障与思考

机场安检生物信息采集,永久删除选项的保障与思考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机场安检中的生物信息采集愈发普遍,这在提升安检效率与安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是否应为其提供永久删除选项,却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与深入的思考。从安检效率的角度来看,生物信息采集有着不...

儿童票,身高与年龄判定之辩——探寻公平的天平

儿童票,身高与年龄判定之辩——探寻公平的天平

在日常生活的诸多场景中,儿童票的判定标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是依据身高来判定,还是按照年龄来判定,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各有其支持者和反对者,而究竟哪一种更能体现公平性,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以...

在线教育平台利用眼神追踪技术监控注意力,侵权与否的深度剖析

在线教育平台利用眼神追踪技术监控注意力,侵权与否的深度剖析

在当今数字化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在线教育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其中在线教育平台利用眼神追踪技术监控学生注意力的行为...